斯瓦泰克: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

obs (1) 2025-05-16 23:55:23

近日,前世界第一的斯瓦泰克接受了媒体专访,谈到了近期低迷的状态以及当今网坛的整体水平正在飞速提升等话题。

斯瓦泰克: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 (http://www.photoreceiver.com/) obs 第1张

Q:连续11个月无缘冠军会让你感到困扰吗?

A:有时候我对自己的表现确实不满意。这种情绪对我的完美主义性格来说很正常,在赛场上就能看出来。但当我离开赛场,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这个赛季时,会发现很多积极因素。

打进八强或四强本就是不错的成绩。我依然是本赛季表现最稳定的选手之一,这种稳定性的建立,帮助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

Q:稳定性是你追求的目标吗?

A:算是阶段性目标,当然最终目标始终是夺冠。正是这种稳定性让我能周复一周地提升自己,不断完善网球技艺。 几乎每站比赛我都能保持半决赛或八强的水准。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有时状态不佳,有时签表不利,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提前出局。

我现在专注于掌控可控因素,不断追求进步。回顾前半年,我的成绩其实相当出色。我尝试从两个维度评估自己的表现:既看当下进步,也着眼长远发展。

斯瓦泰克: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 (http://www.photoreceiver.com/) obs 第2张

Q:如果只计算去年法网之后的积分,你的WTA排名将跌至第七位。这个排名依然很高,但以你的抱负显然不止于此。

A: 我从不这样计算积分,更不会刻意剔除之前的法网成绩。这个假设毫无意义——我在巴黎夺冠是实至名归,这些积分本就该计入排名。

Q:成绩下滑恰巧与新教练合作的时间点重合。维姆·费塞特是否也应对此负责?

A:不,这种说法非常苛刻且不公平。我只能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教练——这也是唯一合理的视角,即我们日常训练的真实状况。近几个月的成绩波动与多重因素有关,包括家庭生活方面的挑战。

我的职业生涯已进入需要重新自我定位的阶段:我不再是巡回赛新人,而是一名需要不断适应新身份的成熟选手。这看似矛盾,却是我必须面对的转变。因此,我既在运用现阶段积累的经验,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毕竟对手们对我的打法已经了如指掌。

在我看来,我的技术水平并未突然下滑,优势也依然存在。只是某些场次确实没能发挥最佳水准。这丝毫不影响我和维姆持续投入的训练状态。最关键的是,我切实感受到自己网球技艺的进步。我信任这个过程,也庆幸身边有专业团队的支持。比赛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训练成果,竞技体育本就充满起伏——这正是这项运动的自然规律。

Q:能具体说明吗?

A:当今网坛的整体水平正在飞速提升。我的表现与2022年巅峰期相差无几——当时所有人都惊讶于我击球后的强上旋和高质量的二发,其实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现在,大家已经熟悉了我的打法,她们也在进步。比如天赋异禀的高芙,随着年龄增长更加成熟,阿丽娜(萨巴伦卡)也突破半决赛瓶颈开始夺冠。 我对大家充满敬意,网球比赛是一场双方的较量,局势不由单方掌控。正因如此,我更加专注自我提升,力求持续精进,保持在最高水平竞争——这正是网球的魅力所在。

我始终以长远眼光看待训练成效。比如技术改进就需要时间沉淀,不可能两周练成新技术,而且能受用整个赛季。人体机能决定这种进步必须经过长期积累才能显现。正因如此,在赛事压力下我偶尔会出现技术动作"回弹"到旧习惯的情况——但这绝非教练的过失,而是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简言之,整个提升过程远比电视机前观众想象的复杂得多。

Q:这些技术调整是否有明确时间表?

A:所谓"进步"包含我正在掌握的各个环节:比如我们重新聚焦发球技术,调整正手击球站位等。这些改变不会立竿见影地反映在赛果上。我通过和维姆合作的收获来评估进步,虽然有时在赛场决策上仍会偏离训练预设的方案。

斯瓦泰克: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 (http://www.photoreceiver.com/) obs 第3张

Q:场上决策失误是否与心理压力有关?

A:更多源于我的完美主义倾向和内在纪律要求。本赛季我时常会不自觉地与过往"理想状态"对比,这种不切实际的参照反而催生过高期望。

Q:保持积极心态很重要。

A:是的,但更需要的是构建全面认知——既不美化过去,也不放大失误,否则就会陷入思维误区。

有时候,比赛刚开局我就着急打出"超级正手",这种念头正是完美主义作祟的表现。目前我的心理训练重点,就是合理管控这种倾向,进展令人满意。有时我对特定比赛设定过于严苛的预期,反而会影响临场发挥。

不过完美主义重现并不意外。那些看似完美的赛季其实也有瑕疵,只是近期遇到的挑战确实影响了我的心态和工作舒适度。但我始终基于现有条件,坚持每日精进。很高兴能探讨这个话题,因为那些"心理崩溃"的标题实在令人不快——记者们将比赛中的专注力波动等同于心理危机,这种以偏概全的判断既不公正,更不符合事实。

Q:这些舆论是否伤害了您的心理教练达莉亚·阿布拉莫维奇?

A:首先受到伤害的是我自己。事实上,我对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最近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我开始被追问"为何不微笑"这样的问题——输掉一场比赛绝不意味着如媒体渲染的"陷入混乱",这只是普通的状态波动。达莉亚是我始终信赖的支柱。我信任整个团队,也希望身边人都清楚这一点。

斯瓦泰克:夺冠需要天时地利,场上形势并非我能百分百掌控的 (http://www.photoreceiver.com/) obs 第4张

Q:是否曾考虑过调整与达莉亚的合作模式?

A:从未有过。外界不知道的是,几乎每年我都会面临全新挑战:2022年学习应对爆红后的压力,2023年与焦虑症共处,2024年备战被我视为圣殿的奥运会。当遭遇禁赛风波时,我甚至数周不愿踏足训练场——那是我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时期。

列举这些经历是想说明:职业网球的需求永远在变化。即便某年制定的心理策略奏效,也不代表能一劳永逸。达莉亚提供的正是这种持续的专业支持。现在媒体制造的舆论风暴非但没有提供建设性空间,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额外压力。

心理领域本就难以用数据量化,特别是在成绩波动期。加上我并非事无巨细都对外公开的性格,导致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体系产生诸多误解。那些关于我"放弃中国赛季是因为身心俱疲"的推测尤其荒谬——当时明明是禁赛期所致。如今我已正常参赛,媒体却仍在散布「burnout(过度疲劳)」之类的诊断,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Q:为何频繁更换教练却始终与达莉亚合作?

A:我尝试过多种心理辅导模式,但每周一次的线上咨询根本不适合我。达莉亚和团队其他成员的专业支持,是支撑我走到今天的关键。

过去半年止步四强的成绩,不能抹杀我们七年来的共同成长。马切克、达莉亚和托马什见证了我所有巅峰与低谷,若仅凭某场比赛的专注度问题就否定这种合作,那评判者显然缺乏全局视角。

接下来,斯瓦泰克将正式开启法网卫冕之旅的筹备,“稍微调整一下心态与身体状态,现在我只想专注于每天的训练。”

THE END